『硠硠』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硠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石相击声。

⒉  形容他物相击声。

⒊  坚强。

引证解释

⒈  石相击声。

唐 柳宗元 《晋问》:“罗列而伐者……声振连峦,柹填层谿。丁丁登登,硠硠稜稜,若兵车乘凌。”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⒉  形容他物相击声。

唐 杨炯 《浑天赋》:“闻雷霆之隐隐,听枹皷之硠硠。”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中堂何喧闐,明烛耀银缸。箱帘萎蕤刀尺声硠硠。”

⒊  坚强。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慨慨 马生,硠硠高致。”
李善 注引《广雅》曰:“硠硠,坚也。”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天干硠硠,地支气昌;帝组织我阴阳,庸詎知非我符?”
清 冯桂芬 《按察司衔署安徽庐凤颍道天津刚愍金公墓志铭》:“硠硠 金公,傲若有餘。指挥料量苗薅髮梳。”

硠硠词语接龙

  • 1、硠磕1.亦作"硠礚"。亦作"硠?"。 2.雷声。 3.物相击声。
  • 2、硠礚1.见"硠磕"。
  • 3、硠硠1.石相击声。 2.形容他物相击声。 3.坚强。
  • 4、郎曹1.郎中,郎官。
  • 5、郎臣1.刑具名。唐代酷吏来俊臣所造。
  • 6、郎当郎当1同‘锒铛’(lángdāng)。 郎当2 [lángdāng]①(衣服)不合身;不整齐:衣裤~。 ②颓唐的样子:看他走起路来郎郎当当的。 ③形容不成器。
  • 7、郎都1.传说中凤鸟的飞鸣声。
  • 8、郎公1.方言。丈夫。
  • 9、郎官1.谓侍郎﹑郎中等职。秦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因秦制不变。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汉。隋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唐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 2.湖名。在汉阳城东南。 3.指郎位星。
  • 10、郎火1.古代僚族部落对酋长或有权力者的称呼。
  • 11、郎将1.武官名。秦置,主宿卫﹑车骑,即郎中令所辖三署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汉袭秦制,属光禄勋。唐宋设官,于中郎将之外,复置郎将。 2.星名。
  • 12、郎巾1.一种体形巨大的虫蛹。
  • 13、郎舅男子和他妻子的弟兄的合称。
  • 14、郎君①女子称丈夫或情人:此去赴秋闱,不管得中与否,郎君都要及早回来的呀。 ②贵族子弟的通称: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 15、郎亢1.见"郎伉"。
  • 16、郎伉1.亦作"郎亢"。 2.笨拙,笨重。
词语大全网提供硠硠的意思,硠硠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硠硠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pucgs0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