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支』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金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一种黄金饰品。常施于乐器之上。

⒉  指代乐器。

引证解释

⒈  一种黄金饰品。常施于乐器之上。

《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乐上众饰,有流遡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
杜甫 《渼陂行》:“湘 妃 汉 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何景明 《七述》:“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节纷葳蕤。”

⒉  指代乐器。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注疏》:“金支宿县,鏞石润响。”
明 杜岕 《鸡鸣寺禅堂看白海棠》诗:“分明霜落金支冷,万首宫词蟋蟀声。”

金支词语接龙

  • 1、支颐1.以手托下巴。
  • 2、支裔1.流派,支派。 2.旁系宗族。
  • 3、支饮1.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
  • 4、支胤1.后代子孙。
  • 5、支应1.应酬;接待。 2.敷衍,应付。 3.供应。 4.指供应之物。 5.伺候;守候。 6.应答,回答。
  • 6、支用1.支付使用。
  • 7、支御1.抵御。
  • 8、支援1.支持,援助。
  • 9、支运1.明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淮安﹑徐州﹑临清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淮安到徐州﹑徐州到德州﹑德州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
  • 10、支掌1.宋代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支使与掌书记的并称。
  • 11、支仗1.支撑维持。
  • 12、支磔1.分裂肢体。
  • 13、支支1.象声词。现多写作"吱吱"。 2.形容词后缀。
  • 14、支值1.轮值侍侯。
  • 15、支指1.谓手枝生一指而有六指。
  • 16、支胄1.宗族的分支。
词语大全网提供金支的意思,金支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金支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o1f2dn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