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烙』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炮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原作“炮格”,古时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

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an ancient cruel tortur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炮格”。

⒉  相传是 殷纣王 所用的一种酷刑。

《荀子·议兵》:“紂 刳 比干,囚 箕子,为炮烙刑。”
《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 紂 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裴駰 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堕炭中。 妲己 笑,名曰炮格之刑。”
《隋书·刑法志》:“若 紂 能遵 成汤,不造炮格,设刑兼礼,守位依仁,则 西伯 敛轡,化为田叟。”

⒊  指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盗破扉,执 大商 及妇,炮烙之。”
鲁迅 《彷徨·祝福》:“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⒋  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宋 苏辙 《历代论·孙仲谋》:“吴 越 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

⒌  古代烤肉用的铜格。

《韩非子·喻老》:“紂 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
俞樾 《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殷纣王 所造刑具。铜柱上涂油脂,下烧炭火,令人行柱上,堕炭火而死。后亦泛指酷刑。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张继庚小传》:“於是贼悮杀其党百数十人, 炳垣 卒以砲烙死。”

国语辞典

⒈  古代一种刑法。用烧红的铁器灼烫身体的酷刑。也作「炮格」。

《荀子·议兵》:「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
《韩非子·喻老》:「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

英语翻译

the hot pillar (ancient Chinese torture instrument)​

德语翻译

le pilier chaud (ancien instrument de torture chinois)​

炮烙词语接龙

  • 1、烙饼烙成的饼(饼内一般加油盐)。
  • 2、烙痕1. 烙印。
  • 3、烙花1. 亦称“烫花”。将铁扦子烧热,在竹木用品及家具表面烫烙出花样图形的一种手工工艺。
  • 4、烙铁①烧热后可以烫平衣服的铁器,底面平滑,上面或一头儿有把儿(bàr)。 ②焊接时熔化焊镴用的工具,一端有柄,另一端为紫铜制成的头,有刃。
  • 5、烙印①在牲畜或器物上烫的火印,作为标记。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时代~。 ②用火烧铁在牲畜或器物上烫成痕迹。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这些艺术形象,将~在小观众的心头,长时期地起着教育作用。
  • 6、茖葱1.一种野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山葱。
  • 7、洛女1.指洛水女神。
  • 8、洛派1.宋儒程颢程颐兄弟是洛阳人,后人便称其学派为洛派。
  • 9、洛浦1.洛水之滨。 2.借指洛神。
  • 10、洛桥1.指洛阳市天津桥。桥在洛水上,故亦称"洛桥"。
  • 11、洛汭1.河南省洛水入黄河处。 2.指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地区。
  • 12、洛桑瑞士著名游览和疗养城市。人口126万(1982年)。有纺织、乐器、陶瓷等工业,葡萄酒酿造业甚盛。面山濒湖,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许多国际会议常在此举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此。
  • 13、洛社1.宋欧阳修梅尧臣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 2.即洛阳耆英会。 3.洛阳社的简称。
  • 14、裸葬1.裸体而葬。谓不用衣衾棺椁。
  • 15、裸逐1.相传商纣王穷奢极欲,"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赤身裸体,追逐其间。事见《史记.殷本纪》。
  • 16、躶躬1.犹言赤身露体。
词语大全网提供炮烙的意思,炮烙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炮烙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q86co6bq.html

炮烙(pao luo)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