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避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忌讳; 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

由于人们避讳这个讨论主题,因此讨论会激起了民愤。

taboo; practice of placing a taboo on certain words;

⒉  回避某事物。

避讳这个问题。

dodge; evade;

⒈  封建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taboo on using the personal names of emperors,one’s elders,etc.;

引证解释

⒈  回避;避忌。

《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明终始,则不知所倣依;言终始而不明天地四时,则不知所避讳。”
唐 张鷟 《游仙窟》:“下官起,諮请曰:‘ 十娘 有一思事,亦拟申论,犹自不敢即道,请五嫂处分。’五嫂曰:‘但道不须避讳。’”
《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小鸦儿 也不消查考, 晁大舍 也不消掩藏, 唐氏 也不用避讳。”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二章:“既然是朋友,说话也就没有啥的避讳。”

⒉  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 名 白,博有五皓之称; 厉王 名 长,琴有修短之目。”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而 唐 冯宿 父名 子华,及出为 华州 刺史,乃以避讳不拜。”
郭沫若蒲剑集·屈原考》:“始皇 名 政,别人一定要避讳。”

⒊  修辞学上辞格之一。说话时遇有触犯忌讳的事物,不直说该事该物,而用旁的话来委婉地表述。

国语辞典

⒈  旧时为了表示尊敬,在言语或书写时,不说君主或尊长的名号,称为「避讳」。避讳的方法有缺笔、缺字、换字、改音等各种方式。

避忌忌讳

⒉  避免触犯忌讳。

《淮南子·要略》:「言终始而不明天地四时,则不知所避讳。」
《红楼梦·第三四回》:「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生不如。」

避讳词语接龙

  • 1、讳辟1.见"讳避"。
  • 2、讳蔽1.隐瞒掩盖。
  • 3、讳避1.亦作"讳辟"。 2.隐匿回避。
  • 4、讳恶1.讳与恶。讳﹐先王之名﹔恶﹐忌日﹐一说国家之大凶大灾。 2.嫌憎。
  • 5、讳过1.隐瞒过错或失误。
  • 6、讳迹1.犹敛迹。谓藏身不出。
  • 7、讳疾1.比喻隐瞒缺点或错误。疾﹐毛病﹐缺点。
  • 8、讳忌忌讳:毫不~ㄧ不知~。
  • 9、讳讦1.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 10、讳老1.忌言自己年老。
  • 11、讳门1.拒谏之门。
  • 12、讳免1.隐瞒回避。
  • 13、讳名1.避称其名。
  • 14、讳匿1.隐匿﹔藏匿。
  • 15、讳穷1.谓嫌憎困厄潦倒。
  • 16、讳屈1.谓因有所顾忌而不直书其事。屈﹐同"曲"。
词语大全网提供避讳的意思,避讳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避讳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uo7am1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