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五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唐人对司徒的别称。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引证解释

⒈  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 传:“布五常之教。”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

⒉  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⒊  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门生故吏而告之。”
此指 唐 司徒 裴璩。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

⒋  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国语辞典

⒈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教育。

《书经·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汉·孔安国·传:「布五常之教。」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⒉  训练军队的五种方法。

《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⒊  唐代称司徒为五教。

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司徒为五教。」

⒋  中国佛教华严宗将佛教经典判分为五种教法。分别为小乘教,指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的经典,如《阿含经》;大乘始教,指宣说一切皆空的经典,如《般若经》;大乘终教,指宣说真如缘起的经典,如《楞伽经》;顿教,指宣说顿悟教法的经典,如《维摩诘经》;圆教,指完全说一乘教理的经典,如《华严经》。华严宗认为五教中圆教是一切佛法的最究竟。借以推证华严经是诸经之王。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五教词语接龙

  • 1、教案教案1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教案2 [jiào’àn]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也指人民反抗教会欺压而引起的外交事件。
  • 2、教本1. 教科书;课本。
  • 3、教鞭教师讲课时指示板书、图片用的棍儿。
  • 4、教材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
  • 5、教会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教派的信徒的组织。
  • 6、教诲〈书〉教训;教导:谆谆~。
  • 7、教谏1.教导与规劝。
  • 8、教戒1.教导和训戒。
  • 9、教诫1.同"教戒"。
  • 10、教禁1.教化和禁令。
  • 11、教具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
  • 12、教军1.太平天国时期贵州的农民起义军为白莲教所领导,故名"教军"。参见"号军"。
  • 13、教理1.指教化之理。
  • 14、教练①训练别人掌握某种技术或动作(如体育运动和驾驶汽车、飞机等):~车ㄧ~工作ㄧ~得法。 ②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员:足球~。
  • 15、教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年数。
  • 16、教令军队中通常以命令形式颁发的带试验性的原则规定,如飞行教令、步兵武器实弹射击教令等。
词语大全网提供五教的意思,五教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五教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sjlrh2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