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啑血』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啑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喋血 ’。

引证解释

⒈  歃血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诚信。啑,通“”。

史记·吕太后本纪》:“始与 高帝 啑血盟诸君不在邪?”

⒉  血。践血而行。谓杀人流血遍地。啑,通“喋”。

《史记·孝文本纪》:“今已诛诸 吕,新啑血京师。”
按《汉书·文帝纪》作“喋血”。 颜师古 注:“喋……本字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
唐 张祜 《雁门太守行》:“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啑血心不回。”

国语辞典

⒈  踏血而行。喻杀人众多,血流满地。也作「喋血」、「蹀血」。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以此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

⒉  古代结盟时,以牲血涂于口,用以表示昭信。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

啑血词语接龙

  • 1、血力1.犹血汗。
  • 2、血脸1.犹红脸。指不讲情面的脸色。
  • 3、血膋1.血和脂膏。
  • 4、血料1.一种用牲血制成的涂料。
  • 5、血瘤1. 因血结气滞,经络不通,复受外邪所搏而致.瘤体皮色紫红,软硬间杂,隐约若有红丝缠绕,偶有擦破则血流不止,常发于唇、颈、四肢。相当于血管瘤。
  • 6、血路1.指战斗中拼命冲杀出来的道路。 2.比喻艰难的历程。
  • 7、血缕1.丝缕状的血。
  • 8、血轮1.血球的旧称。亦泛指血液。
  • 9、血马1.杀马取血﹐以为祭祀之用。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
  • 10、血脉①人体内血液运行的脉络:血脉流通。 ②血统:血脉相通。
  • 11、血毛1.指牲畜的血和毛。古代祭祀时用以荐鬼神。
  • 12、血盟1.歃血为盟。
  • 13、血泥1.血肉凝成的糊状物。
  • 14、血尿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的症状。多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结石、感染、炎症、肿瘤、外伤等,也可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
  • 15、血怒1.谓愤怒已极。人盛怒则热血上涌﹐故云。
  • 16、血泡1.即血胞。 2.皮肤上充血的泡。 3.血的泡沫。
词语大全网提供啑血的意思,啑血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啑血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rgeqgt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