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馘』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俘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俘聝”。

⒉  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

⒊  指被俘虏者。

⒋  俘获斩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聝”。

⒉  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 郑文 夫人 芈氏、姜氏 劳 楚子 於 柯泽。

楚子 使 师縉 示之俘。”
杜预 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
孔颖达 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

⒊  指被俘虏者。

《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杨伯峻 注:“知罃 实被‘俘’,而未被‘馘’,此‘馘’字是连类而及之词。”
《说文·耳部》引作“以为俘聝”。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辛酉,帝御 咸安楼 受 定州 俘馘,百官就列,宣露布於楼前。”
宋 王安石 《冯鲁公神道碑》:“太宗 征 河东,公奋身冒兵,数取俘馘以献于行在。”

⒋  俘获斩杀。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夜,大破之,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

国语辞典

⒈  获敌而割下左耳。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

俘馘词语接龙

  • 1、馘截1.割下敌人的耳朵。指诛戮。
  • 2、国手精通某种技能(如医道、棋艺等)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也指入选国家队的选手。
  • 3、国书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时,由国家元首写给驻在一国元首的文书。大使(或公使)只有在向所驻国呈递国书以后,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
  • 4、国姝1.犹国色。指姿容极美的女子。
  • 5、国术指我国传统的武术。
  • 6、国税1.国家征收的租税。
  • 7、国祀1.古代帝王举行的隆重祭祀。
  • 8、国嗣1.皇位继承人。
  • 9、国叟1.国老。指年老致仕之卿大夫。
  • 10、国俗1.一国的风俗。 2.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 11、国粟1.国家储备的粮食。
  • 12、国太1.帝王之母的俗称。多用于小说戏曲中。
  • 13、国帑〈书〉国家的公款:盗用~丨消耗~。
  • 14、国讨1.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 15、国体①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 ②国家的体面。
  • 16、国统1.指国家体制或体统。 2.君主一脉相传的统绪。犹正统。
词语大全网提供俘馘的意思,俘馘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俘馘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q8uq4p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