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杂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具有各种颜色的。

杂色的大理石。

varicolored;

⒉  混杂不纯的颜色。

穿着专为他们设计的杂色的奇异服装。

motley; motle;

引证解释

⒈  多种颜色。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綾。”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奉敕垂赐杂色丝布绵绢等三十段,银钱二百文。”
老舍 《二马》第四段:“街上的卖花女已经摆出水仙和一些杂色的春花,给灰暗的 伦敦 点缀上些有希望的彩色。”

⒉  特指除正色外的颜色。

震钧 《天咫偶闻》卷一:“见皆服天青褂,蓝色袍。杂色袍概不得服,羊皮亦不得服,恶其近丧服也。”

⒊  各式各样

《北齐书·文宣帝纪》:“九月壬申,詔免诸伎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为白户。”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即日 江 南、 淮 南诸州租船数千艘已至 巩 洛,其船夫多是客户,游手隳业无类杂色人。”
《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捧出茶盘--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乾、栗子、杂色糖,摆了两桌。”
茅盾 《子夜》四:“曾沧海 父子和押着他们的七八个人被围裹在一大群杂色的队伍里了。”

⒋  古代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

《新唐书·刘祥通传》:“臣谓应杂色进者,切责有司试判为四等:第一付吏部,二付兵部,三付主爵,四付司勋。”
宋 秦观 《官制下》:“盖入仕之门有制策、进士、明经诸科,任子、杂色之异。”

⒌  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指生、旦、净、末、丑以外的可以扮演任何人物的角色。

国语辞典

⒈  混杂不纯或各种不同的颜色。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传》:「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

纯色

杂色词语接龙

  • 1、色沮1.神情颓丧。
  • 2、色拒1.《孟子.告子下》:"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谓心里不接受并表现在词色上。后以"色拒"指公然拒绝。
  • 3、色觉1. 能辨认和分析色谱的正常视觉。
  • 4、色空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 5、色拉1. 凉拌生菜,莴苣、甘蓝、芹菜、洋葱等蔬菜与色拉酱或蛋黄酱搅拌而吃的生菜食品,有时也加些火腿、罐头鱼肉、水果、马铃薯等。也叫“沙拉”。
  • 6、色狼指贪色并凶恶地对女性进行性侵犯的坏人。
  • 7、色类1.种类;类别。
  • 8、色理1.皮肤的纹理。 2.指物体的颜色与纹理。
  • 9、色力1.犹气力;精力。
  • 10、色盲指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辨别颜色的色觉障碍。可分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后天性色盲系由视网膜、视神经、下部枕叶皮质等病变引起,伴有视力障碍。先天性色盲有全色盲和部分色盲之分。全色盲极少,患者显著畏光,并常有屈光不正,眼球震颤及中心暗点。多为隐性遗传。以红绿色盲最多见。
  • 11、色迷1.俗称贪色之人。
  • 12、色魔指贪色并以暴力手段对女性进行性侵犯的坏人。
  • 13、色目1.种类名目。 2.人品;身份。 3.即榜花。科举时代廷试及第中姓氏稀僻者。 4.作色而视。 5.角色行当。 6.元代称钦察﹑回回﹑唐兀﹑斡罗思等外族诸姓为色目,地位次于蒙古,优于汉人。
  • 14、色赧1.脸红;羞愧。
  • 15、色挠1.面露胆怯之色。
  • 16、色谱1.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折射后所形成的一系列谱线。
词语大全网提供杂色的意思,杂色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杂色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obd2vj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