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传』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邮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驿传,传递文书的驿站。

邮传冗费。——《明史》

post; mail;

引证解释

⒈  传舍,驿馆。

宋 王禹偁 《商於驿记后序》:“吴、越、江、淮、荆、湘、交、广,郡吏上计,皇华宣风,憧憧往来,皆出是郡,盖半天下矣。故邮传之盛,甲於它州。”
元 周权 《宵征》诗:“野路无邮传,迢迢第几程。”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邮传连三省,漕渠过万艘。”

⒉  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此等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驱追邮传,折辱守宰,公私劳扰民不聊生。”

⒊  转运官物,传送文书。

《新唐书·崔衍传》:“州部多巖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
《宋史·王全斌传》:“邮传不通者月餘, 全斌 等甚惧。”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荔枝之祸》:“邮传者疲毙於道,极为生民之害。”

⒋  传播,口耳相传

唐 柳宗元 《与裴埙书》:“有喙有耳者,相邮传作丑语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遂貌其呆状,相邮传作丑语,而名之‘孙痴’。”

国语辞典

⒈  传递书信的地方。

《新唐书·卷一六四·崔衍传》:「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
《宋史·卷二五五·王全斌传》:「并随师雄为乱,邮传不通者月余。」

邮传词语接龙

  • 1、传案1.犹传讯。
  • 2、传芭1.古代南方祭祀时,舞者手执香草,相互传递。
  • 3、传拜1.唐宋风俗,谓因人在远方或深闺中,使人代拜见,以示敬意。
  • 4、传板1.敲击悬板等以传报或发号令。
  • 5、传梆1.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
  • 6、传棒1.即接力棒。接力赛跑时用的短棒,用木料或金属等制成。
  • 7、传报1.通报。
  • 8、传杯1.亦作"传杯"。 2.谓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 9、传本1.流传于世间的版本。
  • 10、传跸1.古代皇帝出行先清道,断绝行人往来,称传跸。
  • 11、传禀1.传达禀告。用于下对上。
  • 12、传播①散布开去:传播技艺|借助现代化通讯设备,信息得以及时地广泛地传播。 ②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情报、意见、感情等的过程。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传播工具和方式。
  • 13、传布1.亦作"传布"。 2.传播。
  • 14、传湌1.见"传飧"。
  • 15、传餐1.传送食物。 2.泛指开饭。
  • 16、传草1.传递诏书草稿。
词语大全网提供邮传的意思,邮传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邮传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kc3mv9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