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阃外』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阃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⒉  指国境之外。

⒊  指外任的将吏。

⒋  指家庭之外。

引证解释

⒈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晋书·陶侃传》:“閫外多事,千緖万端,罔有遗漏。”
唐 白居易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因以长句戏而谕之》:“近见诗中叹白鬚,遥知閫外忆 东都。”
明 单本 《蕉帕记·闹婚》:“朝中天子三宣,閫外将军一令。”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盈庭昏庸衰谬之臣,既已心灰胆落,失所凭藉,惟依閫外诸将帅以为重。”

⒉  指国境之外。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出使之臣,节盛於碧油囊,令启路者双持於马上,天子之命,节制於閫外也。”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与其取 鲁 而失天下之心,孰若安 鲁 以昭吾君之令德哉。於是制其閫外之命, 鲁 未有君,我是以定 公子申 之位。”

⒊  指外任的将吏。

南宫词纪·八声甘州·咏马嵬事》:“唐王 心懊恼,赐 贵妃 刑宪,忍落霜毫,欲传恩赦,怎奈閫外军条。”
无名氏 《霞笺记·求美结欢》:“閫外威权深重,军门体统尊严。”

⒋  指家庭之外。

《孔子家语·本命》:“﹝妇女﹞教令不出於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閫外之非仪也。”

阃外词语接龙

  • 1、外质1.外表,外貌。
  • 2、外痔1.病名。生在肛门外部的痔疮。与内痔相对。
  • 3、外重1.谓中央政权以外的地方藩镇势重。
  • 4、外州1.京都以外各州的统称。
  • 5、外籀1.逻辑学术语"演绎"的旧译名。
  • 6、外主1.谓在外之主事者。
  • 7、外属1.外家亲属。
  • 8、外转1.旧时谓京官转任外省同级官职。与内转相对。
  • 9、外资1.由外国政府或商人投入的资本。
  • 10、外子旧时妇女对人称自己的丈夫:张总,外子不懂人情世故,冒犯处请多关照!
  • 11、外眦1.靠近两鬓的眼角。
  • 12、外宗1.古官名。掌宗庙祭祀时辅佐王后荐献等事。 2.王诸姑及姊妺的女儿等。
  • 13、外族1.母家或妻家的亲族。 2.指本民族或本国以外的民族或国家。
  • 14、外祖1.母之父。俗称外公。
  • 15、外作1.指正业之外的事。 2.谓在外干活。
  • 16、外甥1.姐或妺的儿子。某些地区亦称外孙为外甥。
词语大全网提供阃外的意思,阃外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阃外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ijkn33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