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承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⒉  接受圣旨。

⒊  官名。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宋元仍其制。元赵孟俯曾为此官,世称赵承旨。明废。参阅唐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又五代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宋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侍御史以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诽谤詔狱,免为庶人。”
晋 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⒉  接受圣旨。

《新唐书·百官志二》:“许敬宗、李义甫 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復闻机务矣。”

⒊  官名。 唐 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 宋 元 仍其制。 元 赵孟頫 曾为此官,世称 赵承旨。明 废。参阅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又 五代 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 宋 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国语辞典

⒈  承接圣旨。

《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许敬宗、李义府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复闻机务矣。」
明·陈与郊《昭君出塞·第一折》:「守宫的,快请你王娘娘承旨!」

承旨词语接龙

  • 1、旨奥1.要旨,主旨。
  • 2、旨畅1.意思通达。
  • 3、旨淡1.意味淡雅。
  • 4、旨符1.传达命令的凭证。
  • 5、旨甘1.美好的食物。常指养亲的食品。
  • 6、旨告1.犹旨示。把意向表达与人。指信。
  • 7、旨挥1.帝王的诏敕﹑命令。
  • 8、旨麾1.调遣;指挥。
  • 9、旨嘉1.指美酒佳肴。
  • 10、旨酒1.美酒。
  • 11、旨令1. 圣旨;号令;指令。如:谨遵旨令。
  • 12、旨譬1.用意和取譬。
  • 13、旨遣1.来信;函告。
  • 14、旨趣宗旨及意图:谨条序前章,畅其旨趣|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
  • 15、旨示1.犹示意,致意。指书信。
  • 16、旨态1.犹言意蕴神韵。指音乐﹑诗文等的内容和表现形态。
词语大全网提供承旨的意思,承旨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承旨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h3fslm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