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法』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两税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唐德宗·建中年间开始实行的新赋税法。因税分夏秋两季缴纳,故称。两税法是唐代后期直至明代中叶田赋制度的基础。

引证解释

⒈  唐德宗 建中 年间开始实行的新赋税法。因税分夏秋两季缴纳,故称。两税法是 唐 代后期直至 明 代中叶田赋制度的基础。

《新唐书·杨炎传》:“炎 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於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 大历 十四年垦田之数为準,而均收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岁终以户赋增失进退长吏,而尚书度支总焉。”
亦省称“两税”。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新唐书·德宗纪》:“﹝ 建中 元年﹞二月丙申,初定两税。”
宋 苏轼 《策别十五》:“自两税之兴,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

国语辞典

⒈  唐德宗时,宰相杨炎创立的一种税法。按人民贫富及拥有田亩的数目,分等级课税,每年依夏、秋两季用钱编纳,以替代原有的租庸调法。

两税法词语接龙

  • 1、法香1.指敬神时烧的香。
  • 2、法象1.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 2.效法;模仿。 3.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4.指帝王﹑圣贤之像。 5.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 3、法像1.指佛菩萨等圣像。
  • 4、法效1.效法。
  • 5、法信1.佛教师徒传法的信物。
  • 6、法星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别名。 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
  • 7、法刑1.法令典章。
  • 8、法行1.矜大其行。
  • 9、法性1.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
  • 10、法学研究国家和法的学科。
  • 11、法循1.效法遵循。
  • 12、法崖1.边际。
  • 13、法言1.合乎礼法的言论。 2.犹格言。 3.指释﹑道之经论。
  • 14、法筵1.佛教语。指讲经说法者的座席。引申指讲说佛法的集会。
  • 15、法眼佛教指能认识到事物真相的眼力,泛指敏锐深邃的眼力。
  • 16、法羊1.亦作"灋羊"。 2.牢礼之法中规定之羊牲。
词语大全网提供两税法的意思,两税法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两税法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f5a74l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