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阳关三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唐代歌曲。琴曲。歌词为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全曲分三段,诗句反覆三次,故称“三叠”。

引证解释

⒈  古曲名。又称《渭城曲》。因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 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而得名。后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逐谓之《阳关三叠》。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旧传《阳关三叠》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着,又是四叠,皆非是。每句三唱,已应三叠,则丛然无復节奏。有 文勛 者,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 唐 本三叠如此。

乐天 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则一句不叠审矣。”

国语辞典

⒈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

骊歌高唱

阳关三叠词语接龙

  • 1、叠层1. 岩床状火成岩侵入体,伸入到沉积层中去,并与其构成一种复合层。
  • 2、叠翠林木青翠重叠:峰峦~ㄧ层林~。
  • 3、叠遘1.屡遭。
  • 4、叠鼓1.重叠的鼓声。
  • 5、叠降1.不断下移。
  • 6、叠句1.在一定间隔(如一段歌曲未尾的副歌)之后重复的歌曲或赞美诗的一部分。2.诗或歌的叠句;尤指在每节诗歌后重复的诗句叠句的音乐配曲。
  • 7、叠梁1. 指原木、厚木板、钢梁或混凝土梁等,安置在墙与墙或墩与墩之间的凹槽内或导轨内,以便防止水流通过坝、管道或其他渠道等的开口。
  • 8、叠片1. 用来研究电离粒子径迹的一种同时暴露于射线下的乳胶叠片。
  • 9、叠秀1.重叠而秀出。
  • 10、叠印电影、电视片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不同的画面重叠印在一起,用于表现剧中人的回忆、幻想,或构成并列形象。
  • 11、叠韵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叫叠韵,例如‘阑干’、‘千年’。
  • 12、叠嶂重叠的山峰:重峦~。
  • 13、叠置1. 放在…上面。如:连续两天拍的照相底片可以叠置。
  • 14、叠子1.碟子。
  • 15、叠罗汉人上架人,重叠成各种形式,是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
  • 16、叠床架屋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词语大全网提供阳关三叠的意思,阳关三叠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阳关三叠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eeaa61ba.html

阳关三叠(yang guan san die)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