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太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大和”。天地间冲和之气。谓太平。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和睦。魏鼓吹曲名。雅乐名。

引证解释

⒈  见“和”。亦作“大和”。

⒉  天地间冲和之气。

《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
大,一本作“太”。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
《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⒊  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⒋  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
《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⒌  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⒍  魏 鼓吹曲名。

《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⒎  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
《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国语辞典

⒈  阴阳会合,冲和之气。

《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上》:「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禀卬太和。」

⒉  太平盛世

《文选·曹植·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⒊  年号:(1)​三国魏明帝的年号(西元227~232)​。(2)​ 北魏孝文帝的年号(西元 477~499)​。(3)​ 唐朝文宗的年号(西元829~835)​。

英语翻译

Taihe County in Fuyang 阜陽|阜阳[Fu4 yang2], Anhui, Taihe district of Jinzhou city 錦州市|锦州市, Liaoning

法语翻译

Taihe (Ort in Anhui)​ (Eig, Geo)​

太和词语接龙

  • 1、和义1.谓使事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 2.犹德义。
  • 2、和议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 3、和怿1.和悦。
  • 4、和易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近人丨性情~。
  • 5、和音1.平和之音;和谐之音。 2.音乐术语。同时发响的若干个音。
  • 6、和吟1.犹和鸣。
  • 7、和应1.指车铃之声相应。 2.和气感应。
  • 8、和雍1.温和雍容。 2.犹和谐。 3.古代撤膳时所奏的和谐的音乐。
  • 9、和用1.谓百姓和谐而财用丰足。
  • 10、和友1.和睦友爱。
  • 11、和诱1.旧指以种种诱惑方法使未满二十岁之男女或有配偶之人脱离监护人或家庭。参阅《清律.刑律.贼盗》。
  • 12、和愉1.犹和悦。和颜悦色,心情舒畅。
  • 13、和雨1.犹细雨。与骤雨相对。
  • 14、和语1.日本语。
  • 15、和玉1.卞和之玉。喻稀世之宝。 2.卞和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 16、和域1.指和谐的境界。
词语大全网提供太和的意思,太和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太和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dvgdem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