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县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官名。始置于战国,秦汉治置,典文书与仓狱,是县令的主要助手。以后历代皆置。职责略有不同。

assistant of county magistrate;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 汉 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汉书·景帝纪》:“县丞,长吏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县丞》:“《史记·商君传》曰:‘ 鞅 令邑聚为县,置令 丞。’县丞, 秦 官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群嘬》:“我是 钱县丞。领带巡兵十数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姓 袁 的知县,从前还做过 上海 县丞的。”
王家棫 《世家》:“他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四老爷,是 同治 初年的拔贡,后来当了一任 浙江 富阳县 的县丞。”

国语辞典

⒈  职官名。位次于县令,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后虽有变革,但历代沿置,迄于清末。

县丞词语接龙

  • 1、丞弼1.辅佐的大臣。 2.辅佐的职位。 3.辅佐。
  • 2、丞簿1.州郡的丞和主簿等佐官。
  • 3、丞参1.清末新官制,于各部尚书﹑侍郎以下设左右丞和左右参议,统称丞参。亦以指辅佐人员。
  • 4、丞倅1.指副职。丞﹑倅皆佐贰之官。
  • 5、丞辅1.辅助。
  • 6、丞局1.宋代为殿前司属下将校的名称。后亦指衙役。
  • 7、丞郎1.唐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尚书在左右丞之上,也称丞郎。
  • 8、丞史1.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 9、丞尉1.县丞﹑县尉的合称。
  • 10、丞辖1.对尚书左右丞之称。
  • 11、丞相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 12、丞掾1.属官的泛称。
  • 13、丞属1.属官。
  • 14、成科1.既定的法律条文。
  • 15、成圹1.安葬。 2.生前修成的墓穴。
  • 16、成矿1.使[金属]转变为矿石。2.注入或补给矿物使有机物矿化,使其转变为矿物形态。
词语大全网提供县丞的意思,县丞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县丞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abc6d0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