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墀』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龙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丹墀。借指皇帝。法坛,道场。

引证解释

⒈  犹丹墀。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三:“凤闕轻遮翡翠幃,龙墀遥望麴尘丝。”
《宋史·礼志四》:“帝諭 文彦博 等曰,郊坛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
明 徐霖 《绣襦记·策射头名》:“参鸞驭,虎殿龙墀,口吐虹霓气。”

⒉  借指皇帝。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晓謁龙墀罢,行瞻凤盖翩。”

⒊  法坛,道场。

《水浒传》第四二回:“赵能 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龙墀净扫,凤幄高褰。”

龙墀词语接龙

  • 1、迟壅1.谓水流迟滞淤塞,不通畅。
  • 2、迟逾1.犹言拖延过期。
  • 3、迟豫1.犹迟疑。
  • 4、迟早副词。表示情况必然发生:他说过要来,迟早会来的|骄傲自满,迟早要失败。
  • 5、迟滞①缓慢;不通畅:行动迟滞|交通迟滞。 ②延迟;拖延:因故迟滞|迟滞至今。 ③呆滞不灵活:目光迟滞。
  • 6、迟重1.谨慎稳重,不浮躁。 2.迟钝,不敏捷。 3.笨重,缓慢而吃力。 4.迟缓低沉的样子。
  • 7、迟伫1.犹踌躇。
  • 8、持寄1.持物寄人。
  • 9、持家1.保持家业。 2.主持家务。
  • 10、持坚1.坚守。
  • 11、持节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2.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 3.保持节操。
  • 12、持戒1.遵行戒律
  • 13、持笔1.执笔,执笔为文。
  • 14、持辨1.见"持辩"。
  • 15、持辩1.亦作"持辨"。 2.辩论。
  • 16、持别1.执手告别。
词语大全网提供龙墀的意思,龙墀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龙墀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9sdlaq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