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匦』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包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

⒉  贡物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

《书·禹贡》:“包匭菁茅。”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
蔡沉 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
扬雄 《十二州箴·荆州牧箴》:“云梦 涂泥,包匭菁茅。”

⒉  贡物的代称。

晋 左思 《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
归有光 《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
清 王韬 《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 明 絶也。”

包匦词语接龙

  • 1、匦牍1.盛放物品的匣子。牍,通"椟"。 2.置于匣中的文书。
  • 2、匦函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置于唐。 2.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
  • 3、匦旌1.匦函和旌车。唐武则天置匦函,接受投书,以揽天下人才;汉朝廷以蒲车旌帛迎聘在野贤士。
  • 4、匦使1.匦院的主持人。
  • 5、匦书1.投于匦函中的文书。
  • 6、匦匣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 7、匦院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 8、贵同1.谓以同一为贵。老庄泯物我,齐万物,故以和光同尘为贵。
  • 9、贵涂1.亦作"贵途"。 2.指升官晋爵的途径。
  • 10、贵途1.见"贵涂"。
  • 11、贵土1.敬称他人的乡里。
  • 12、贵望1.指显赫的门第和资望。
  • 13、贵位1.高位。 2.指贵臣。
  • 14、贵无1.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 15、贵惜1.宝爱珍惜。
  • 16、贵习1.皇帝的戚属和亲幸的人。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郑玄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
词语大全网提供包匦的意思,包匦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包匦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6ooicj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