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借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may I ask;

引证解释

⒈  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 兴宗 不能诣己,戒勒部下:‘ 蔡会稽 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
唐 任华 《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 杜二 之所为。”
元 萨都剌 《宫词》:“骏马骄嘶懒着鞭,晚凉骑过御楼前。宫娥不识中书令,借问谁家美少年。”

⒉  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 澄观 名籍籍。”
宋 姜夔 《昔游诗》:“朝发 黄陵祠,暮至 赤沙 曲。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⒊  向人打听情况时所用的敬辞。犹言请问。

水浒传》第三回:“史进 道;‘借问经略府内有个 东京 来的 王教头 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邓秀梅 停步问道:‘借问一声,乡政府是哪个屋场?’”

⒋  过问。 《旧唐书·刘仁轨传》:“今日官府,与往日不同,人心又别。

贞观、永徽 年中,东西征役,身死王事者,并蒙敕使弔祭,追赠官职,亦有迴亡者官爵与其子弟。从 显庆 五年以后,征役身死,更不借问。”
梅尧臣 《村豪》诗:“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国语辞典

⒈  询问。

《宋书·卷八七·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惠开素严,自下莫敢违犯。」
唐·任华〈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⒉  请问。为向人打听情况时的客气话

唐·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水浒传·第三回》:「史进道:『借问经略府内有个东京来的五教头吗?』」

⒊  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晋·陶渊明〈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借问词语接龙

  • 1、问安1.问候尊长起居;问好。
  • 2、问案1.审问案件。
  • 3、问辨1.询问辨识。
  • 4、问病1.问候病人。
  • 5、问卜1.占卦。迷信者用以推断吉凶,解决疑难。
  • 6、问策1.策问。汉以来试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使之条对,后称试士的考题为策问。
  • 7、问察1.审察。
  • 8、问禅1.犹参禅。
  • 9、问齿1.询问年龄。
  • 10、问答1.发问和回答。
  • 11、问当1.问。当,语助词。
  • 12、问道1.请教道理﹑道术。 2.犹问路。 3.问,询问。道,语助词。
  • 13、问鼎①《左传·宣公三年》载:春秋时,楚国在周天子的疆土上阅兵,周天子派人慰劳楚军。楚王问鼎的大小轻重。鼎为传国之宝。楚王问鼎,有觊觎周王室之意。后因以“问鼎”称图谋王位: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②指夺取冠军:巴西足球队问鼎世界杯。
  • 14、问端1.写在纸上的审讯罪犯的问题。 2.问题。
  • 15、问断1.指案件的判决。 2.指审判案件。
  • 16、问对1.一问一答。 2.文体名。
词语大全网提供借问的意思,借问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借问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039bo1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