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吏』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黠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奸猾之吏。

引证解释

⒈  奸猾之吏。

《汉书·尹翁归传》:“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於死。”
杜甫 《遣遇》诗:“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唐顺之 《冬陈海防经略事疏》:“而知府 黄大节,贪黷有跡,昏眊无能,政成黠吏,贿满私槖所宜亟为罢黜者也。”

国语辞典

⒈  奸诈狡猾的官吏。

《汉书·卷七六·尹翁归传》:「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唐·李白〈兖州任城县令厅壁记〉:「权豪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

黠吏词语接龙

  • 1、吏毕1.谓当差期满。
  • 2、吏部1.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指南朝齐谢朓。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3.指唐韩愈。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 3、吏才1.为政的才能。 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
  • 4、吏材1.为政的才干。
  • 5、吏曹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 6、吏从1.随从的士卒。
  • 7、吏道1.作官的道路。 2.为政之道。
  • 8、吏典1.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 9、吏牍1.公文。
  • 10、吏蠹1.指吏胥的弊害。
  • 11、吏遯1.犹吏隐。
  • 12、吏额1.官吏的员额。
  • 13、吏法1.官府的法令。
  • 14、吏方1.为政的方略。
  • 15、吏房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 16、吏俸1.官吏的俸禄。
词语大全网提供黠吏的意思,黠吏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黠吏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th17fb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