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嗟来之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a handout;

引证解释

⒈  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 《礼记·檀弓下》:“齐 大饥, 黔敖 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屨,贸贸然来。

默敖 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於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羊子 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军井未建,如临 盗水 之源;军灶未炊,似对嗟来之食。”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美国 人在 北平,在 天津,在 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亦省作“嗟来食”、“嗟食”。 清 陈睿思 《赠张永夫》诗:“途穷猒见俗眼白,饿死不食嗟来食。”
李绅 《却到浙西》诗:“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

国语辞典

⒈  不敬之食。春秋时,齐国饥荒,黔敖于路旁设食施予穷人,因态度不佳而遭拒绝。典出也作「嗟来食」。

《礼记·檀弓下》。后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军井未建,如临盗水之源,军灶未炊,似对嗟来之食。」《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只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个激切行径,所以宁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

德语翻译

pitance distribuée avec mépris

法语翻译

verächtlich zugeworfenes Almosen (V, Sprichw)​

嗟来之食词语接龙

  • 1、食物1.吃的和其他东西。 2.偏指吃的东西。 3.吃粮食等。
  • 2、食息1.饮食和呼吸。 2.吃饭休息。亦泛指休息。 3.谓每时每刻。
  • 3、食醯1.昆虫名。指酒瓮里的蠛蠓。
  • 4、食饩1.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 5、食限1.天文学用语。指日月食发生所必须具备的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满足一定的界限。食,通"蚀"。
  • 6、食相1.日食(或月食)时,月球阴影与太阳(或地球阴影与月球)的不同位置关系。亦指不同位置发生的时刻。全食时有五个食相: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偏食时有三个食相:初亏﹐食甚﹐复圆。食,通"蚀"。
  • 7、食飨1.谓以酒食宴请宾客或祭祀宗庙。
  • 8、食饟1.供给军需粮饷。
  • 9、食新1.吃新收获的粮食等农产品。
  • 10、食性1.对食物的好恶习性。 2.今指动物吃食料的习性。以动物为食的叫肉食性﹐以植物为食的叫草食性﹐以动物和植物为食的叫杂食性。
  • 11、食焄1.见"食荤"。
  • 12、食咽1.食物堵住食管,。
  • 13、食言1.言已出而又吞没之。谓言而无信。
  • 14、食盐1.吃盐。 2.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氯化钠。无色或白色结晶体,呈粒状或块状,味咸,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并可供药用和工业用。
  • 15、食雁1.见"食鴈"。
  • 16、食鴈1.亦作"食雁"。 2.谓以贿赂得官职。语本《后汉书.王符传》:"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鴈美乎?'"
词语大全网提供嗟来之食的意思,嗟来之食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嗟来之食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sjuta1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