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中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

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

middle troops;

⒉  指中军统帅的营帐。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tent of middle troops;

⒊  “中军将军”的省称。

中军临川殿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general of middle troops;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 郑,郑伯 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 蔡 人、 卫 人属焉; 周公 黑肩 将左军, 陈 人属焉。”
《左传·成公十六年》:“欒书 将中军, 士燮 佐之; 郤錡 将上军, 荀偃 佐之; 韩厥 将下军, 郤至 佐新军。”

⒉  称主将或指挥部。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郑玄 注:“中军,中军之将也。”
唐 李贺 《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 河阳 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 兼资 入。”
程树榛 《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 宫本言 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

⒊  中军将军的省称。参见“中军将军”。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中军 临川 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⒋  京师的军队。

《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 诸葛亮 入寇 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輒不及事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司马懿 帅中军讨太尉 王凌 于 寿春。”

⒌  中军官的省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
徐朔方 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

⒍  清 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王必魁 ﹞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国语辞典

⒈  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

《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
西游记·第六回》:「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 。」

⒉  主帅或主帅的营幕。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⒊  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中军词语接龙

  • 1、军实1.军用器械和粮饷。 2.战果。 3.兵戎之事。
  • 2、军食1.军用粮秣。
  • 3、军使1.官名。掌军中的赏功罚罪。
  • 4、军士高于兵,低于尉官的军人。
  • 5、军市1.军中的市场。 2.星名。
  • 6、军事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工作ㄧ~行动ㄧ~基地ㄧ~科学。
  • 7、军伐1.军功。
  • 8、军阀①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北洋~。 ②泛指控制政治的反动军人。
  • 9、军法军队中的刑法:违反军纪者将按~处置。
  • 10、军犯1.充军的罪犯。
  • 11、军防1.军事防务。
  • 12、军费国家用于军事方面的经费。
  • 13、军分1.配给每一军人的衣食用品。
  • 14、军风1.军队的作风。
  • 15、军烽1.军事报警的烽火。
  • 16、军锋1.先锋。居军前冲锋挫敌。 2.军中威势。
词语大全网提供中军的意思,中军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中军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krg6sm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