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基本释义(拼音、读音等)

外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外史词语接龙

  • 1、史案1.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痛史》有《庄氏史案》。 2.历史定论。
  • 2、史班1.汉代大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 3、史笔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2.指修史之笔。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 4、史编1.史书。
  • 5、史部也称“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二部。收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十三类。《四库全书》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 6、史才1.修史的才能。
  • 7、史裁1.谓史事的裁断能力。
  • 8、史册也作“史策”。有关历史的记录:名垂史册|载入史册。
  • 9、史策1.史册,史书。
  • 10、史抄1.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
  • 11、史钞1.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宋史.艺文志》始有"史钞"一门。有专抄一史者,如《汉书钞》﹑《晋书钞》之类;有合抄众史者,如《正史削繁》﹑《新旧唐书合钞》之类。此类史书,博取约存,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
  • 12、史臣1.史官。
  • 13、史宬1.即皇史宬。古代的档案馆。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 14、史乘1.《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乘》﹑《梼杌》﹑《春秋》本为三国之史籍名,后因泛称史书为"史乘"。
  • 15、史传1.史册;历史。
  • 16、史聃1.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故称。
词语大全网提供外史的意思,外史的拼音读什么?英语翻译、外史例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ci.cnpoem.net/35mdv22n.html